“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是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举办的面向全球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高等院校及以上在校学生举办的算法竞赛。大赛自2019年起已经连续举办6届,共吸引来自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所高校选手参赛,累计参赛队伍14700支,受到了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爱好者及业界的广泛关注。2023年3月,大赛被列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是我校认定的五星级赛事。为推动“人工智能+X”知识体系下的人才培养,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加快人工智能算法创新型人才培育,激发学生人工智能创新意识和参与创新应用实践热情,推动高校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大赛组委会决定继续举办第六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现将我校参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名称及主题
中文: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
英文:Global Campu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lgorithm Elite Competition(AIC)
大赛主题:智青春·算未来
二、参赛对象
我校全日制在校大学本科生、研究生。
三、竞赛内容
大赛共设置“算法挑战赛、算法创新赛、算法应用赛、算法主题赛、产业命题赛、算法专项赛”6个赛道。
(一)算法挑战赛
测试参赛选手运用AI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算法赛题均来自实际应用场景需求。
赛题名称:(1)大规模SAR图像多类别有向目标检测(2)4D毫米波雷达和单目摄像头视觉融合算法(3)视觉+几何+语义:多源异构数据协同的视频目标跟踪(4)网络监督细粒度图像识别(5)基于AI的智能旅行规划(6)基于图书借阅数据的用户潜在借阅预测推荐(7)AI算法在新材料未知相指标化中的应用(8)基于AI的化学反应过渡态结构预测(9)材料科学图像曲线识别与智能解析(10)离线强化学习工业应用。
(二)算法创新赛
展现参赛选手运用AI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挖掘和遴选一批优秀算法创新成果作品。
赛题方向:(1)AI创新成果(2)AI创新产品(AI软件、AI硬件、大模型创新应用、智能体创新应用等)(3)AI+创新应用(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新理科、新商科等)(4)AI创新创业(5)AI未来场景。
(三)算法应用赛
设置不同算法任务,考核参赛选手算法创新能力、编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独立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赛题名称:(1)无人车视觉巡航赛(2)无人车任务挑战赛(3)地空机器人任务挑战赛(4)空中机器人任务挑战赛(5)无人车物流搬运任务挑战赛(6)无人车自动驾驶任务挑战赛(7)空中机器人物流搬运任务挑战赛(8)无人系统算法对抗挑战赛(9)视觉逻辑算法应用赛(10)穿越火线(11)机掷专家(12)紧急救援(13)巧夺天工(14)智慧社区(15)大模型技术创新赛(16)大模型任务挑战赛(17)智慧城市无人驾驶算法应用赛(18)人形机器人协作挑战赛(19)水中机器人巡检任务挑战赛(20)水下机器人打捞任务对抗赛(21)工业视觉智能应用赛(22)脑机与应急机器人算法应用赛。
(四)算法主题赛
鼓励参赛选手围绕特定主题,提出AI赋能新思路、新方案、新应用。竞赛通知单独发布。
主题名称:智能通信、智能医学、智能体育、智能文化、无人智能系统、多模态AIGC、机器视觉、智能制造、新材料、能源电力、智慧林业、智慧水利、力学、工业设计、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审计会计、中医药、健康睡眠、室内农业、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船、人形机器人、灵巧手、无人驾驶、脑机接口、低空经济、AI伦理等。
(五)产业命题赛
由产业界出题,产业命题赛包括:百度智能云AI应用赛、广东移动创智杯AI应用大赛、金恒信息AI应用赛、AI智能体开发应用赛、算法编程赛等。各命题赛竞赛通知单独发布。
(六)算法专项赛
算法专项赛是围绕特定主题或需求设立的独立赛事。专项赛校赛报名QQ群:240231742(联系人:刘老师,QQ:363037271)。
四、参赛要求
(一)选手可单人创建队伍参赛,也可与本校(不含分校)其他选手组队参赛,每支参赛团队人数不超过3人(跨校组队无效)。每支团队设置1名队长,负责团队管理及提交比赛结果;
(二)每个参赛团队可选择多个赛题参赛。同一赛题,每位选手只能加入一个团队参赛;
(三)每支团队最多可设置2名指导老师;
(四)报名截止后,参赛团队及指导老师信息均不得变更。
五、比赛赛制
(一)“赛区制”赛制
“算法创新赛、算法应用赛”采用“校赛-省赛-总决赛”三级赛制,按参赛选手高校所在地划分赛区。校赛由学校自行组织推荐成绩前30%晋级省赛。省赛组委会负责所在赛区竞赛组织实施。未设立省赛组委会或若个别省份参赛团队数量过少不能成赛,则设立区域赛。省赛(区域赛)一、二等奖获奖作品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
(二)“赛马制”赛制
“算法挑战赛、算法主题赛”采用“初赛-复赛-总决赛”三级赛制,不分赛区。复赛等同省级赛事。复赛一、二等奖获奖作品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
(三)其他
“产业命题赛、算法专项赛”赛制方式详见相应竞赛通知。
六、奖项设置
(一)参赛团队奖项设置
1.省奖设置。省赛(区域赛/复赛)分别设立一、二、三等奖,每个赛题获奖作品数量分别不超过该赛题有效参赛团队总数的15%、25%、30%,颁发省赛获奖证书;
2.国奖设置。总决赛设一、二、三等奖,数量分别不超过入围总决赛队伍总数的15%、25%、30%,颁发国赛获奖证书;
3.其他。“产业命题赛、算法专项赛”奖项设置详见相应竞赛通知。
七、赛程安排
1.报名开放时间:7月18日;
2.报名截止时间:详见各赛道竞赛通知;
3.校赛完成时间:10月15日前完成,不同赛项具体时间见校赛QQ群通知;
4.省赛(区域赛)完成时间:10月31日前完成,具体省赛(区域赛)时间、地点由各省赛(区域赛)组委会发布;
5.全国总决赛:12月底前完成所有竞赛项目全国总决赛,具体时间、地点由大赛组委会发布。
八、参赛报名
1.大赛报名系统(www.aicomp.cn)已经开放,报名截止时间详见各赛题竞赛通知;
2.参赛报名费按团队缴纳,标准为500元/赛题/团队(百度智能云AI应用赛赛题报名费为800元),由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代收,通过校赛的参赛队长或指导老师通过报名系统完成线上支付。
九、校赛报名说明
其他未尽事宜,QQ群另行通知。QQ群号:743105896。可扫下页二维码入群。各赛道联系人:
算法挑战赛:吕老师(QQ:99832201);
算法创新赛:李老师(QQ:240844165),吕老师(QQ:99832201);
算法应用赛:吕老师(QQ:99832201),刘老师(QQ:363037271);
算法专项赛:刘老师(QQ:363037271),吕老师(QQ:99832201);
算法主题赛、产业命题赛:吕老师(QQ:99832201)。
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2025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