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由教学机构、科研机构、职能机构、实践创新平台组成。其中:教学机构由四系和一个中心组成,四系包括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和电子信息工程系,一中心指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科研机构由四个研究中心组成(先进通信系统与网络安全中心、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中心、智能信息处理与工程优化中心、现代信息系统与工程应用中心),每个中心由多个独立单元的相关实验室组成;职能机构由四办室组成,包括院办、党办、学办、教学科研办。学院现有教职工83人,其中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两人,第三层次人才10人,教授和副教授占教师队伍的70%左右,博士和硕士导师共45人。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物联网工程两个专业按计算机类招生,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按电子信息类招生,全院全日制本科生2230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0余人。学院育人环境一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忠实践行教育部“以本为本,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育人理念,高度重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四年的投入,六年的产出”是学院对本科生的全局规划,“本科毕业达到硕士生的水平”是学院全体师生共同的奋斗目标。学院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即优良的科学素养和强大的科研能力培养,本科生除了正常的第一课堂的课程学习之外(属于必须行为),四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第二课堂里(业余时间,属于自愿行为)提升科研素养和实践能力,学院4个研究中心由29个实验室单元组成(名单附后),每个实验室由团队负责人老师、博士硕士、优秀本科生组成,实验室有各自完全独立的科研空间,所有实验室的资源均对全校有意向的优秀本科生开放。学院第二课堂的实践创新平台由5个实验班组成,特长能力提升实验班对全校优秀本科生开放,包括:程序设计创新实验班(40人规模)、网络信息安全创新实验班(90人规模)、人工智能创新实验班(30人规模)、计算机系统能力创新实验班(龙芯班)(30人规模)、电子设计创新实验班(15人规模),每个实验班均拥有独立的学习空间,每人独享自己专用的学习卡位,学院对所有科研实验室和实验班的安全和运行进行标准化管理。
学院与总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建设,学科共享,同时学院也是东北大学悉尼智能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的共建学院,部分教师参与该国际学院的计算机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的全英文授课和相关教学任务,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工学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全球排名第13(12名为普林斯顿大学,14名为康纳尔大学),通信工程排名第19)是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与中科院计算所(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龙芯公司)、北京邮电大学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专业和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专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专业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
学院现有两个"985工程"实验室——测向定位实验室、下一代网络技术实验室;1个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信工程专业;1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电子信息教育创新高地;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专业系统能力培养试点高校“的平台学院。
在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的发展历程中,分校与总校一起拼搏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辉煌成绩: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博士后工作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一级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和河北省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为二级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和河北省重点学科。学科拥有和覆盖“软件架构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2个国家、省部级学科基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在三次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两次位居第九、一次位居第十。201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并孕育了国内第一家上市软件企业……
近10年来,学院科研氛围日益浓厚、科研规模日益扩大、科研水平日益提升,累计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与横向课题200余项,科研经费达4000多万元,完成科技成果鉴定多项,多项为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并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多项。学院荣获由人社部、教育部联合表彰的201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四年评选一次)。2012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1222团支部全班35名同学凭借英语四级通过率100%、英语六级通过率96%、科技创新成果70余项、保研比例占全专业42.9%的优异成绩,荣获共青团中央表彰的2015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学生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学院四个专业平均考研率稳定在30%左右,毕业生到国外世界排名前50名高校就读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加。
面向未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将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凝练拓宽学科方向、增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学科国际影响、深化产学研用结合,积极探索“高质量、有特色、国际化”的建院之路,进一步推动一流学科、一流学院和一流大学的建设,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各中心团队的组成:
先进通信系统与网络安全中心
1.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实验室
2. 网络资源管理实验室
3. 信息安全实验室
4. 未来网络安全防护实验室
5. 智能网联与先进计算技术实验室
6. 光通信与先进加密技术实验室
7. 异构网络技术实验室
8. GNSS抗干扰技术实验室
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中心
1. 机器智能实验室
2. 机器视觉实验室
3. 语言与智能系统实验室
4. 数据管理与知识工程实验室
5. 云资源分配与大数据应用实验室
6. 大数据解析与应用实验室
智能信息处理与工程优化中心
1. 物联网技术实验室
2. 认知无线电与频谱大数据处理实验室
3. 无线通信与电磁兼容实验室
4. 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实验室
5. 图像与视频信号处理实验室
6. 电磁环境认知与控制利用实验室
7. 智能信息处理与微波技术实验室
现代信息系统与工程应用中心
1. 生物信息学与大数据挖掘技术实验
2. 智能制造与数字工厂技术实验室
3. 工程技术外包实验室
4.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实验室
5. H5和Java技术应用实验室
6. 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室
7. 情景感知实验室
8.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