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计工学院师生以党支部、团支部、班集体、教师队伍为单位,通过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多种方式收听收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当受阅部队以整齐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展示出我国先进的军事装备和强大的国防实力时,观看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师生们神情专注,随着阅兵式的进行,不时交流赞叹,现场氛围庄重而热烈。
院长宋昕表示,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我尤为关注阅兵式中蕴含的科技力量。从精确制导到通信保障,从态势感知到信息安全,无一不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极致应用。这深刻启示我们,计算机科学与信息通信技术已成为捍卫国家安全、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我将致力于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在关键软件、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新一代通信等前沿领域攻坚克难,教育引导师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为筑牢国家信息领域的“钢铁长城”贡献我们的智慧与力量。
院党委书记李杰表示,当整齐划一的受阅部队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一件件精良的武器装备威武亮相,我深切感受到一个民族在砥砺奋进中铸就的强大底气,心中的自豪与振奋油然而生。抗战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宣传抗战精神的重要使命。学院党委将继续引导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将抗战精神融入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教育力量。
院党委副书记连凯宇表示,这场阅兵,是一堂最生动的立德树人公开课,它告诉我们,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迫切需要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价值引领贯穿于学生工作的全过程。要引导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刻苦钻研信息科学技术,成为未来的行业翘楚;更要锤炼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将个人的代码写入民族复兴的伟大程序中,确保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陈晶晶表示,阅兵式中,徒步方队体现的“一老一新”特点令我深思。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党支部书记,我认识到育人工作同样需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我们要学习抗战老部队的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同时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学生掌握前沿信息技术,为科技强国贡献力量。装备方队展示的信息化、智能化作战能力,凸显了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关键作用。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决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我为师生办实事”电脑优化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程龙表示,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时代使命。作为高校教师,我教授的C++程序设计等课程,正是构建全球信息互联的技术基石。从5G基站到卫星通信,从物联网到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技术始终是打破信息壁垒、促进文明对话的关键。未来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以技术为纽带,推动跨国界协作,让中国方案服务全球,用创新成果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通信工程专业教师徐思洋表示,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如今战争虽已经渐去渐远,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历久弥新,始终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富强是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在自己岗位上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在学习和生活中服务学生和社会,努力丰富自身知识,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庄天宇表示,自从几个月前党中央公布九三阅兵计划之时,我便感受到铭记历史,砥砺前行的重要性了。按时间算,今年可能是抗战老兵最后一次观看大阅兵了,需要我作为学生的榜样接过历史责任的接力棒。阅兵中我看到了各国领导人眼中的赞许和羡慕,更何况我作为党旗下的一员,看到一个个分列式方阵如一整块旗帜般整齐划过长安街,我知道在纷杂的舆论战与热战争中,我们从三军到钢铁洪流装备,从信息支援到联勤保障,从兵民制胜到无人机攻防,当这些宏大叙事真真切切摆在眼前的震撼真的令我感动和心安,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学生第一党支部党员朱占勇表示,观看202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我内心深受震撼与教育。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崇高致敬,让我们铭记抗战的峥嵘岁月和先烈的牺牲,更是国家实力与和平信念的庄严宣示。受阅官兵挺拔的英姿、铿锵的步伐,以及众多国产新型装备的亮相,展现了新时代人民军队的自信从容和国防现代化的辉煌成就。这堂生动的历史与国防教育课,让我深刻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并为祖国的繁荣强大感到无比自豪。我们将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珍惜当下,立志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院团委宣传部部长王馥荔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和预备党员,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其转化为学习动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嘱托,虽然不直接从军,但可以通过学好专业技术,为科技强军和国防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同时积极履行学生骨干职责,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困难,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学习氛围。
2022级本科生于家浩表示,从小听着杨靖宇、赵尚志将军守护白山黑水的英雄事迹长大,这片土地浸透了无数先辈的热血与牺牲,今日之盛世中国,正是对昨日苦难最有力的回应。身为一名大四本科生,将以校歌中“使命如此之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激励自我,用未来投身祖国建设一线的不懈奋斗,让革命先辈用生命捍卫的这片土地更加繁荣富强。
2023级本科生曹梦娇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深刻体会到,阅兵展现的是国家的自信与力量,更是一种精神传承。铭记历史,不是停留在回顾,而是要把这种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在学习中勇于探索。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把爱国情怀融入日常实践,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九三阅兵带来的精神洗礼,将激励我在奋斗中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2025级本科生生许轩赫表示,从血与火的时代到和平发展的今天,从救亡图存的呐喊到民族复兴的强音,从筚路蓝缕的创业到举世瞩目的辉煌,将士们的每一步正步都踏出民族的尊严,每一声口号都喊出时代的力量。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那份爱国情怀和抗战精神永远不能忘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铭记历史,汲取力量,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