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位、学制
工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及业务范围
本专业培养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设计、应用系统的开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并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高级人才。通过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环节的训练,深入了解计算机科学理论,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系统开发设计与维护基本技能与方法;毕业后可以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系统设计、技术开发和系统集成等工作。
三、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的更新都十分迅速,因此,本专业的毕业生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宽的专业知识和应用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知识包括数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理论、硬件和软件的综合知识等。专业知识包括硬件与软件系统理论和技术、专业新概念、新技术动向等。应用领域知识包括工程性知识、技术应用、产品开发、系统集成等。人文社科知识则涉及到管理、经济、法律、军事和文学艺术等知识。
在能力培养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即:
(1)分析能力,如学习、抽象、分析、推理、综合、描述、论证等方面的基础能力。
(2)动手能力,如掌握技能、技巧、实践、编程、操作、设计、应用等能力。
(3)创新能力,提倡和鼓励学生去发现、思考、创新、创造等能力。
(4)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自学习惯,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跟踪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5)活动能力,中文和外文的表达、交际、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社会活动能力。
四、主要课程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接口技术、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人工智能、算法设计与分析。
五、采用双语教学的课程
互联网新技术、计算机图形学。
六、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比例
培养计划
理论部分
基础教育系列
数学与自然科学课群
488学时
20.2%
工程技术基础课群
464学时
19.2%
人文社会科学课群
672学时
27.8%
专业教育系列
专业平台课群
480学时
19.8%
专题选修课群
128学时
5.3%
文化素质教育课群
188学时
7.8%
自学课群
112学时
实践部分
54周
七、实践环节
序号
名称
内容及要求
计划周数
计划学期
1
军训及新生入学教育
军训及新生入学教育
4
1
2
C++课程设计
C++编程训练
2
2
3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数字电路与数字系统设计
1
4
4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
2
4
5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CPU、存储器、接口等硬件设计
2
5
6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原理与实现技术
2
5
7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协议实现、网络组建等
2
6
8
生产实习
面向应用的计算机系统开发
2
6
9
毕业设计
查阅文献、理论设计、实验研究、编写论文提纲、完成论文
37
7-8
合计
54
八、考试课程总表
学期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期
课程名称
学分
一
高等数学(一)
4.5
四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3
线性代数
2
数据结构
4.5
计算机导论
2.5
数据库原理
4
英语一级
3.5
英语四级
4
二
高等数学(二)
5.5
五
计算机组成原理
4.5
离散数学
3.5
编译原理
3.5
大学物理(一)
3.5
操作系统
4
英语二级
4.5
计算机网络
3.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三
大学物理(二)
3
六
计算机体系结构
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5
人工智能
2.5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
软件工程
3
英语三级
4
九、毕业合格标准
学生应完成本专业培养计划所要求的课程和实践环节,各门成绩达到合格,学分满足要求,毕业设计(论文)通过,同时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诸方面的要求方可毕业。
十、课程体系结构图